夏日炎炎,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临沧到处生机盎然,高山箐洼核桃坚果抽出新芽,田间地头欣喜忙碌丰收在望,铁路高速建设现场机声隆隆,村村寨寨鲜花盛开焕发新颜,摆脱贫困的阿佤人民再唱新歌……
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、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,习近平总书记时隔5年再次考察云南,要求云南在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、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上不断取得新进展,再次为云南指明了前进方向,为做好云南工作提供了思想指引、行动指南和强大的精神力量。
声声嘱托,言犹在耳。5年来,临沧260万各族干部群众充分发挥“头顶理想,脚踩泥巴,心中有民,手上有招,创新干、团结干、拼命干”的“临沧作风”,把亲切关怀和殷切期待化作催人奋进的力量,擂响了高质量跨越发展的战鼓。
“接二连三”结出民族团结进步硕果
作为著名的“世界佤乡”,临沧全市佤族人口占全国佤族的60%,从温饱不足到整族脱贫,从刀耕火种到现代农业,从闭塞落后到迈向小康,这里日新月异的可喜变迁令人动容。
“我们牢牢把握各民族‘共同团结奋斗、共同繁荣发展’的民族工作主题,坚定不移践行‘各民族都是一家人,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’的理念,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发展。”临沧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李祥生介绍,在临沧23个少数民族中,有6个“直过民族”,10个跨境民族,97万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41%。
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为统领,坚持政治上平等互信、经济上扶持互助、文化上包容互荣、社会建设上共建共享,临沧深入实施“十县百乡千村万户”示范创建工程三年行动计划、“兴边富民”工程、改善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年行动计划,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脱贫步伐。同时不断创新工作机制,拓展示范创建工作的广度和深度。
在此过程中,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、沧源佤族自治县先后被命名为“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”,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创建工作通过省级初验。一批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“接二连三”涌现,全市呈现出民族团结进步、边疆繁荣稳定的崭新面貌。
“一枝独秀”打造生态文明建设高地
30年前,一颗“种子”漂洋过海,在临沧开花结果。30年后,这颗“种子”让临沧成为“澳洲坚果之乡”,享誉全球。
“澳洲坚果属浅根性常绿乔木,盘状根系,保水又保土,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俱佳。”作为将澳洲坚果引进云南并发扬光大的先行者之一,国际澳洲坚果大会委员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陈榆秀对坚果感情深厚。
“坚果在临沧,是生态树、增收树、致富树,随着丰产期面积的逐年增加和进一步提质增效,‘世界坚果看中国、中国坚果在云南’将由梦想变为现实。”陈榆秀介绍,如今临沧坚果种植面积位居世界第一,年产量达3万吨,年产值达15亿余元。
立足区域优势和资源禀赋谋求发展,坚果产业的“一枝独秀”是临沧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经济发展的最生动写照。近年来,临沧始终把“生态建设产业化、产业发展生态化”作为调结构、转方式的重要载体。通过实施“生态富民”战略,构建以健康生态为特质,联动一二三产的绿色产业体系,实践走出了一条生态与富民共赢,保护与发展并进的可持续发展道路。
“中国核桃之乡”凤庆、“中国古茶文化之乡”双江、“中国特色竹乡”沧源……通过牢固树立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临沧围绕打造绿色能源、绿色食品和健康生活目的地“三张牌”目标,规模与效益双提升的绿色生态产业开始遍地开花,为当地跨越发展注入绿色高质量的新动能。
声明:本媒体部分图片、文章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人观点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本站删除。
Copyright © Tue May 06 18:40:20 CST 2025 永德县滇咖咖啡有限公司
网站建设技术支持:云南酷森科技有限公司
本网站中所使用的图片、文章、视频、字体等如果涉嫌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